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陶谷以下举堪藩府通判官诏乾德二年七月辛卯 五代至宋初 · 宋太祖
 出处:全宋文卷三、《宋大诏令集》卷一六五、《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七之一(第五册第四六六二页)
得士者昌,既允资于共理;
荐贤受赏,宜各举于所知。
将选器能,必求名实。
宜令翰林承旨陶、学士窦仪、太常卿边光范、御史中丞刘温叟、刑部侍郎刘熙古、枢密直学士赵逢、给事中刘载、马士元、沈义伦谏议大夫王营、冯瓒、知制诰王著、卢多逊、起居郎氏居方、窦侃、起居舍人刘兼、李铸、左补阙宋温故、王格古、拾遗徐雄、秘书监尹拙、左庶子杨格、鸿胪少卿聂崇义右司郎中张鸾、吏部郎中邓守中、兵部郎中贾玭、张湜、司勋郎中率汀、礼部郎中李铉工部郎中边玗、开封任傲、浚仪柴自牧、左司外郎张澹司勋外郎朱洞、刑部外郎和岘司门外郎蒋元吉、工部外郎滕白河南少尹卢亿、侍御史阎丕、高雅、殿中侍御史李穆、雷德骧、冯炳、王祜、师颂等,于见、前任幕职京官、州县官中,各举堪为藩郡通判官一人以闻。
务在公清,仍须通敏。
除官之日,仍署举主姓名,如辄敢徇私,显彰谬举,致州政之有滥,在职任以乖方,并量事状重轻,连坐举主。
左街僧录惠大师文集序1000年 北宋 · 王禹偁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四 创作地点:湖北省黄冈市
释子谓佛书为内典,谓儒书为外学
工诗则众,工文则鲜,并是四者,其惟大师
大师世姓高氏,法名赞宁,其先渤海人,隋末徙居吴兴郡德清县
祖琄、考审,皆隐德不仕,母周氏,以唐天祐十六年岁在己卯,某月某日,生大师于金鹉山别墅,时梁贞明五年也。
武肃王钱某专制江浙,后唐天成中出家。
清泰初,入天台山受具足戒,习四分律,通南山律。
长兴三年武肃薨,文穆王讳嗣位大师声望日隆,文学益茂。
时钱氏公族有若忠懿王讳、宣德节度偡、奉国节度使亿、越州刺史仪、金州观察使俨、故工部侍郎昱,与大师以文义切磋。
时浙中士大夫有若卫尉卿崔仁冀、工部侍郎慎知礼、内侍致仕杨恽,与大师以诗什唱和。
又得文格于光文大师汇征,受诗诀于前进士龚霖,由是大为流辈所服。
钱塘名僧有若契凝者,通名数一支,谓之「论虎」;
常从义者,文章俊捷谓之「文虎」;
大师多毗尼著述,谓之「律虎」,故时称四虎焉
署本国监坛,又为两浙僧统,历数十年,像法修明,缁徒整戢。
太平兴国三年忠懿王携版图归国,大师奉真身舍利塔入朝。
太宗素闻其名,召对滋福殿,延问弥日,别赐紫方袍,寻改师号曰通
故相卢朱崖,深加礼重。
参知政事李穆,儒学之外,善谈名理,事大师尤为恭谨。
八年,诏修《大宋高僧传》,听归杭州旧寺,成三十卷,进御之日,玺书褒美。
居无何,徵归京师,住天寿寺。
参知政事苏易简奉诏撰《三教圣贤事迹》,奏大师与太一宫道士韩德纯分领其事。
大师著《鹫岭圣贤录》,又集《圣贤事迹》凡一百卷。
制署左街讲经首座
至道元年知西京教门事
今上咸平元年,诏充右街僧录
先是,故相文贞公悬车之明年,年七十一,思继白少傅九老之会,得旧相吏部尚书宋琪,年七十九;
左谏议大夫杨徽之,年七十五;
郢州刺史、判金吾街仗事魏丕,年七十六;
太常少卿致仕李运,年八十;
水部郎中、直秘阁朱昂,年七十一;
庐州节度副使武允成,年七十九;
太子中允致仕张好问,年八十五;
大师时年七十八,凡九人焉。
文贞公将宴于家园,形于绘事,以声诗流咏播于无穷,会蜀寇作乱,朝廷出师,不果而罢。
今九老之中李、宋、杨、魏、张已先逝矣,大师年八十二,视听不衰。
于本国,历武肃、文、废王、忠懿凡四世,于朝历梁两帝,后唐庄宗应顺清泰晋高祖、少帝、汉高祖、隐帝,周太祖、世宗、梁王,我太祖英武圣文神德皇帝,我太宗神功圣德文武皇帝,通今上凡十五朝,而能受《洪范》向用之福,处浮图具瞻之地,岂所谓必得其寿,必得其位者乎?
大师以述作颇多,叙引未立,猥蒙见托,不克固辞。
总其篇题,具如别录。
凡《内典集》一百五十二卷、《外学集》四十九卷。
览其文,知其道矣。
其世家行事,备而书之,使后之传高僧、铭塔庙者,于兹取信云(《小畜集》卷二○。)
此所举仅三虎,或脱一虎,或「四」为「三」之误。
西和州陈史君墓志铭1203年秋 南宋 · 杨万里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七六、《诚斋集》卷一三二、《永乐大典》卷三一四八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
君讳公璟,师宋其字,陈其姓,新蔡人也。
今居袁之宜春
胄出舜后妫满
朝奉郎、守司农少卿、赠银青光禄大夫式者,其曾祖。
朝请大夫、赠金紫光禄大夫之纯者,其祖。
朝请大夫、赠正议大夫升者,其考。
硕人晁氏、赠宜人徐氏者,其妣也。
君某氏出也。
以父任历鄂之蒲圻、韶之曲江主簿澧州司理参军,未赴,丁母忧
除丧,为赣之会昌,又为静江府义宁
以荐者改宣教郎,知筠州高安县通判德安府,知开州西和州
未赴西和,请为祠官,改主管建昌军仙都观。
卒,年六十四,终官朝散大夫
君在蒲圻,适武昌军垒增葺区庐,废诸县属役,他邑良扰,独君所即工取佛老之废宫以为材,僦市井之庸保以为使,不日而成,卒乘交贺,而田里罔觉。
嘉鱼缺令,诸部使者檄君摄之。
邑之地卑,背江面湖,每岁桃华水生,环邑之境汇为巨泽,亘数百里,三邑之民不可以稼。
政和间,唐令筑万顷堤以鄣之,堤溃四十年,莫之能复。
君率乃僚行视故迹,荒度地势,于是徙广就狭,舍旧相新,距故堤三百举武,因两山之阨扼外水之咽。
发耕者七百人治之,劳赉劝相,勉以久利,董以大家,三旬而堤成,截若霁虹,隐若金城,连岁大穰,民厌鱼稻。
民歌之曰:「冯夷不仁兮,奄吾畴以为湫。
天惠陈侯兮,涸彼湫以为畴。
黄云兮被野,后稷欣欣兮乘白云而来下。
一饭兮祝侯,与大椿兮相永乎春秋」。
总领王公炎闻而荐之,后为枢使又荐之。
君在会昌,属摘山之盗突入赣境,张甚。
君首揭格外赏募猛士,以蝥弧为前锋。
盗退,太守侍郎陈公天麟表其绩。
以父忧去。
义宁地杂蛮汉,崇山复岭,商旅道断,而官自鬻盐,府散之县,县散之乡。
故事,皆强民售之,君为设场,听民自售,罔不呼舞。
溪蛮间发,乘以大盗,师旅之后,加以年饥,君专意抚字,民用昭苏
蛮有吴其姓者,黠而勇,阴啸群丑,时闯汉疆。
君以策缚致麾下,诸酋出谢,君劳飨之,喻以忠孝,开以福祸,感悦而去,一境宁谧。
刘焞、漕梁安世合章荐之。
宜州蛮叛,帅王卿月招君议事,遣往摄守,君逊不敢当,而条上平蛮方略
卿月用之,蛮汔平定。
高安租挈重,君痛节百费,以他赋之赢代民输之,民力顿宽。
政声籍甚,冠冕一路。
太守侍郎俞公澄首荐之,万里相继假守,亦荐之。
君秩满造朝,万里祗召继至,复荐于朝,而君已诣铨曹署德安郡丞矣。
有旨,理为中书除命。
时戎帅兼知德安,政用戎索,鹰击毛挚,觇民细事,以神其明,道路以目。
君每事尽规,横政小霁。
复州缺守,诸部使者列于朝,请以君摄。
凡五阅月,作水楼以代民兵之役,严边备以激义勇之士。
提举尚书张公孝伯漕使刘立义提刑张垓交章荐之。
辰蛮叛,帅枢使王公蔺檄君议事,将辟为真守,君复逊不敢当,而条上平蛮方略
君凡再辞辟郡,谈者高之。
君至开州,治赋不扰而裕,听讼不察而明,期年而治,民气和乐。
迨暇访求唐刺吏柳公绰、韦处厚之遗迹,而追和其诗句,峡中争传之。
嘉禾一茎九穗生其境内,部使者表其事,以为君之异政所致。
制帅龙学尚书刘公德季率茶使王某同荐之,给事程公叔达、中书舍人陈公居仁亦屡荐之,前后举者二十馀人。
既归自蜀,意已倦飞,得请祠官,超然自得,悠然自放。
乃筑池馆,乃蓺松竹,芳晨胜日,策杖孤往,诗狂酒圣,胥命同社,园翁溪友,所至争席。
往往登山临水,吟风弄月,穷日之力,至夕忘返。
嘉泰二年十一月朔,子孙方罗拜称贺,君忽慨然曰:「吾其归乎」?
皆问曰:「翁既归矣,又将焉归」?
君笑而不答。
后五日夙兴焚香,立而逝云。
娶骆氏,宾王之裔也,封宜人,前一年卒。
二子:元勋,从政郎、前道州军事判官
元老将仕郎,后君数月卒。
四女:长适进士冯百药,次适文林郎泉州观察推官孟雍,皆前卒。
许武德郎赣州正将用中之子允德,次许进士易光廷之子。
孙男二人:衍、衢,治命以纳禄之泽奏补衢。
孙女二人,俱幼。
君色粹气温,表里一如,可爱可亲。
至涖官谨度,遇事必为,凛不可夺。
然睦家庭,笃亲故,上信谊,下势利,闻人一善,若己有之,见人急难,若身逢焉。
尤为龙学尚书刘公所知,公帅长沙道宜,闻君之丧,亲临吊焉。
哭之恸,禭之渥,抚存其孤,意恻恻也。
元勋将襄君大事,以夫人骆氏祔焉。
诹之玄夫,重告曰岁癸亥辛酉,某日丙申,兹谓良辰;
县曰宜春,乡曰信义,里曰德成,原曰貂石,兹谓良窀。
乃走一骑,李监岳逢原所书官簿来请铭,铭曰:
世罔能吏,何以立我事?
我事未,我民已泣。
世罔惠人,何以字我民?
我民弗字,彼奸蒙仁
有炜陈君,罔临不
有惠之政,无惠之病。
能之能,无能之称。
谓无知己,荐累其纸。
谓不逢时,手两其麾。
俾或克寿,可量厥就?
未就而萎,何司为斯?
为君问天,天且弗知。
议讲者当赐坐状 北宋 · 韩维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四、《南阳集》卷二五、《苏魏公文集》卷一六
臣等考寻故事,天僖旧制,侍臣皆赐坐,讲者别设席于前,列坐而讲。
乾兴以后,皆先坐,赐茶,彻席立讲,讲毕复坐,赐汤。
今来侍者皆坐,讲者独立。
比之天僖旧制,则讲者当坐而独立;
较之乾兴以后,则侍者当立而皆坐。
臣等窃谓臣侍君侧,古今之常。
或赐之坐,盖出优礼。
祖宗以来,讲说之臣多赐坐者,诚以其敷畅经艺,所以明先王之道,道之所存,礼则加异。
太祖皇帝开宝中李穆王昭素于朝,召对便殿,赐坐,令讲《易·乾卦》。
太宗皇帝端拱中,幸国子监,升辇将出,顾见讲坐,因召学官李觉,令对御讲说。
曰:「陛下六飞在御,臣何敢辄升高坐」。
太宗为之下辇,令有司张㡩幕,设别坐,诏讲《易》之《泰卦》。
今列侍之臣尚得环坐,执经而讲者顾使独立于前,则事体之间诚为未安。
臣等以为宜复天僖旧制,以彰陛下稽古重道之意。
谨具奏闻,伏候敕旨。
参知政事仆射李文恭公谥议 北宋 · 司马光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八、《司马公文集》卷五五
议曰:仆射禀秀美之气,函纯壹之德,刚柔得中,华实兼茂。
越自衡泌,奋飞天朝,回翔禁垣,遂赞大政。
咨命不永,奄忽迁徂,自时迄今,垂七十载。
令问休畅,决然未息,绅弁之士,流为美谈。
谨按《谥法》:忠信接礼曰文,不懈于位曰恭。
夫事亲尽诚,与人不欺,行有标的,言有规括,忠信接礼之谓矣。
光辅神宗,亿安四海,迈其懿德,倡率士民,不懈于位之谓矣。
谥曰文恭
谨议。
翰林侍讲士正奉大夫尚书兵部侍郎秘书监上柱国江陵郡开国侯食邑一千三百户食实封二百户太子太师文庄杨公神道碑铭 北宋 · 苏颂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四一、《苏魏公文集》卷五一
淳化五年冬十月真宗皇帝寿王出阁尹开封
朝廷慎选府僚,转导明两,于是驿召镇安军节度行军司马杨公为左谏议大夫,充开封府判官
至道元年秋八月,春宫建,兼太子左庶子
三年三月,储皇践极,由给事中工部侍郎,充枢密直学士秘书监,再迁礼部。
踰年以衰耄求解近职,进兵部侍郎
未几,特置侍读学士,秩如内禁。
公以本官充翰林侍读学士,兼官如故。
夏侯峤、邢炳、吕文仲,实并命也。
上日赐会秘阁,宠以七言御诗,儒学之官,一时为盛。
以公春宫旧僚,眷待尤异。
每清问访对,从容言天下之事,多至移刻,造辟之论,世莫得而闻也。
方将图旧熙功,记善惇史,属遘足盭,移告家居。
玺书银珰,诊问旁午,仍以御封上药赐之。
咸平初,郊不及陪扈,特诏赉物如侍祠,仍进封江陵郡侯
未几,銮辂北巡,公舁疾辞于苑中。
上谕以勉进医药,不久当相见。
及驻跸大名,又以手诏问平安好否。
三年正月二十三日,车驾还都,遽遣中使慰谕。
后二日,以疾不起闻,上为轸恻久之,特辍视朝一日。
兵部尚书,降内司宾至其第,赙钱五十万、帛五百疋,又赐祥符县之北常村茔地。
缘葬所须,皆出王家钱,内侍任文庆实监护其事。
诏以其婿太丞谯国宋公皋直集贤院,外孙常山公绶为太常寺太祝,侄孙偃、集并同学究出身。
盖圣主所以尊贤悯旧,推往抚存,终始之恩至矣。
公讳徽之,字仲猷,胄出华阴著姓。
太尉震七世孙信安侯向之子奢,仕林太守
永嘉南渡,徙籍上饶
奢之十五世孙光翼,唐上元中信州刺史,以刘展江左,遣其子建安宣挈族人归于,因家浦城
遂占数建安焉。
子孙累世以财力擅州里。
公之曾祖式辟王潮参谋军事,未几辞归,终老于家。
祖郜当唐季盗起,率合义徒千馀人保守土境,补闽义军指挥使,累官至本州防禦使
考澄生戎马间,独业文史,尝以策画干忠懿王,王一见奇之。
表置幕府,俄假绯衣、银鱼,为本县令,卒官,以子贵赠尚书礼部侍郎
公,礼部次子也。
少刻学自立,不妄交游。
邑人江文蔚善词赋,江为能歌诗,并延置客馆,切靡友善,遂与齐名。
浔阳庐山学舍甚盛,因往肄业。
属李氏失政,不欲仕其国,乃潜服间道达于汴洛,贽文公卿间,特为窦仪、王朴所知。
王公答书,以奇士目之。
周显德二年,第进士,同奏名者十六人。
世宗命近臣覆实,惟公洎李覃、何俨、赵邻几中选。
解褐秘书省校书郎集贤校理,历著作佐郎右拾遗
窦俨同修礼乐书,时相范质尤器待之。
国初,加朝散大夫,出监唐州方城县商税。
值故人奉使廉访谣俗,公见之,因言主上应天顺人,海宇宁一,宜崇尚儒术,以厚民俗。
使者还,具白其语,颇拂上指,左降凤翔府天兴
府帅王彦超籍其名,待以宾礼。
平,徙嘉州峨眉
开宝初,复佐著作
刘温叟御史中丞十二年,屡求解职,不许。
及卒,太祖宰相,朝行中谁可继温叟者。
薛居正对曰:「杨某,即温叟所放进士,节行清白,亦相类也」。
时虽不果用,然朝论自此以旧德处之。
出知全州
太平兴国中,再转右补阙,代还,陛见日,太宗顾左右曰:「朕在藩邸,即闻其能诗」。
因尽索公之所著。
奏御凡数百篇,仍别献谢章,其落句云:「十年流落今何幸,叨遇皇王问姓名」。
他日又献《雍熙词》十篇,上皆称善,用其韵以和答焉。
自是,圣藻宸章,多得别本之赐。
尝属疾,上敕医视之,赍钱三十万,皆非常比也。
侍御史库部员外郎,更判刑部南曹同知差遣院赐紫衣、金鱼。
太宗留意儒雅,日阅群书。
翰林学士李昉等采前代文章,类为千卷,号《文苑英华》。
谓公邃于风诗,专俾编诗为一百八十卷。
端拱初,由兵部郎中左谏议,出知许州
判史馆,加修撰兼判昭文馆集贤院
因次对上言:「方今取士,多以文词,罕用经术。
望诏太学,增博士员,选通经专门之学,擢以本官,分教胄子,用广风化」。
太宗深嘉纳之,谓辅臣曰:「杨某,儒雅之士,操履无玷,寘之馆殿,得其宜矣」。
元夕,预召乾元楼观灯,上喜其老而不衰,盖有意于器使也。
公性方介,疾非道以干进者。
每言温、寇用击搏取贵仕,使后辈务习趋竞,礼俗渐薄矣。
察斯言,可以知其趋舍之所存也。
枢密副使刘昌言、翰林学士张洎、钱若水皆不次进擢,而右计使董俨方图柄任,尝谓公曰:「上待二翰林甚厚,旦夕且大用矣」。
后公语直史馆钱熙,即而达于刘、张。
二人指摘,以为公构造飞语,中伤近臣。
上闻而恶之,不复问状,即日贬山南东道节度行军司马
未行,易镇安
升王府。
方公之斥也,年过七十矣,自以为没世不复用矣,而人亦谓之老且废也。
然而斥未数日,而易近镇;
又数月,而登藩朝之选。
非上所隆遇而厚信者,莫得而与焉。
而公出左官,首当新命,非夫文行业履之素茂,岂能取信于人主?
非上之诚明,待下不疑,亦不能排众毁而独任。
卒所以护翼储闱成令闻者,由夫知臣之明而信道之笃也。
公初拜府僚,自坡省至贰卿凡五命,皆与故相毕文简公同制,而公位其上。
景德初真宗登用旧人,毕公兵部预政事,踰月遂冠宰。
而公以耆年先薨,故不及大任。
然以儒者起远方,值世故,涉险难而达中朝,遄遘龙兴,荐遇好文之主。
晚年,遭会风云,得以行其所学,虽不至公卿,亦不为不遇也。
公纯厚清素,外无矫饰。
仕数进黜,不为夷险易其守。
而博闻强识,出于天质。
善为清言,好论典故。
自唐以来,士族人物,风流雅俗,悉能详记,听其言,粮道不绝。
酷信瞿昙修因之说,居常以五鼓夙兴盥漱,诵黄卷,如是者三十年犹一日也。
加之保守名节,兢慎不懈,故自结发至于启手足,未尝有过事。
当时论者,以谓孔子所云「善人,吾不得而见之」,又曰「吾未见好学者」,公之谓欤!
平生以风鉴自高,而寡合于世。
前辈惟故相李昉、贰卿王祜深相推挹,仆射石熙载、参预李穆、贾黄中与为文义之友。
翰林王禹偁于布衣时,荐戚纶馆阁,是二人者卒为名臣。
雍熙中,从孙南阳公亿,初以神童召对。
君相以为异人间出。
公犹勉以进修,不可已。
其后高名峻节,一代宗师。
每叙事质疑,其言必称从祖江陵公云尔,其取重有识如此。
常戒学者,当务三多:著述、看书、持论。
尤难属文,须词理相副,不尔同乎案检,无足观也。
所为文章,高雅纯重。
素好吟咏,老而不废,对宾客论诗,则终日忘倦。
言六义者,莫不宗之。
有集二十卷,没后,上令夏侯峤取以留中。
公刻意精思,以臻乎大成;
劳形啬神,以向乎具福。
咸平中王翰林黄州,未行,旬浃之间,公三至其家,慰勉开释,情礼备至。
时人即服其风义之敦厚,又叹其精力之强固。
非夫钟秀之异而纯守之固,能至是乎!
初,母夫人章之在娠也,梦朝南极,见老人拜以为母。
他日又梦大星陨于室,噏而吞之。
既寤,咽中尚热,无几何而公生。
及薨之前一夕,冠带仰瞻于庭下,归而趣家人治后事,曰:「吾之星位退矣」。
翼日遂捐馆。
岂儒宗耆英生皆禀精文象,殁则反舍于辰房乎?
公享年八十,室中牟王氏,尚书金部郎中浣之女。
继晋江王氏,国子博士仁郁之女,号太原郡君,后公十三年卒。
自卒及葬,真宗再遣中贵人,以缗帛恤其家。
公无子,一女前夫人所生,三岁而失所恃,继夫人躬自鞠毓,逮于笄字,历选良匹,遂归谯公。
累封郑国太夫人
贤明通书,治家有法。
子即常山宣献公也,公薨时方十龄,而超异夙成,克荷后事。
图书素业,一以付之。
宣献公以文章道德显赫两朝,佐佑仁皇,再登宰政。
号令风采,为时宗工。
虽德业所基本乎世阀,而绪风克绍,抑自外门。
景祐二年冬十二月宣献公奏疏上前曰:「臣之外祖,早事先帝,在天府为上介,在春坊为首僚。
际会龙飞,待遇无比。
殂谢之日,恩备始终。
官应定谥,而故吏失于陈请。
二夫人配食,复阙从子加赠之文。
窃惟圣朝,敦奖世臣,宜蒙褒贲,非敢以臣备位,辄觊恩荣」。
是月,制以太子太师襚章、文庄公诔策,告其第。
又以京兆太原郡夫人追命告配室。
于时郑国方康宁在养,躬拜函,承颜显亲,事光两族,士大夫以为庆善之所及也。
宣献下世,嗣子今龙图阁直学士某,终养祖堂,上承适重,外曾冢庙,继修常事。
自礼部以上葬浦城者,则其邑有旧所构佛祠,敕号等觉禅院,以为殖福之地。
又有施田,以饭其净众。
今族孙进士倜主其世祀云。
杨氏徙建安且六世,至公始显。
继以南阳文公,其族仕者益众。
尚书驾部郎致仕、赠太常少卿士彦,皆公之兄弟诸孙也。
龙图君每维宣献之志,以谓公之赐茔,密迩都门,安宅兹久而神道弗表,非所以称累朝宠饰之意。
顾谓某尝学旧史,前言往行,父祖之所逮闻也。
见咨撰述,义不得谢,又继之以铭。
铭曰:
惟宋三世,章圣
粤有直贤,以相储贰
储相谓谁?
杨公、毕公。
朝之旧德,时谓儒宗。
既继圣,乃作毕命。
公老而亡,不迨共政。
公之道义,天子傅师
公之操履,朝廷表仪。
仕躐等夷,政讥击搏。
公高风,俗以敦薄。
学者纷纭,论义交错。
得公语言,士有规矱。
公之云亡,帝思旧勋。
宗无主祀,女裕后昆。
敦恤其家,干以王人。
熟传其业,付于外孙。
宪宪外孙,民宗国器。
京兆家书,太史篇记。
浃洽旁罗,遂用名世。
佐佑仁宗,辅成至治。
养堂念亲,欲报之德,顿首上前,上为怆恻。
小君,襚章诔策。
褒厥世臣,贲于宗祏。
惟祖惟孙,有德有言。
孝承慈颜,恩荣外门。
永锡祚嗣,流其庆源
殁而不朽,清风尚存。
古之盛德,必有识表。
窆繂于埏,丽牲在庙,公荣浚郊,木拱周道。
揭此铭章,来裔是告。
题旧五代史八韵乾隆丙申 清 · 弘历
七言排律 押阳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三十三
上氶唐室下开宋,五代兴衰纪欲详。
旧史原监薛居正宋开宝中诏修五代史卢多逊扈蒙张澹李昉刘兼李穆李九龄同修宰相薛居正监修书成凡百五十卷其后欧阳修别撰五代史记七十五卷藏于家修殁后官为刊印),新书重撰吉欧阳。
泰和独用滋侵佚(欧史既出遂与薛史并行当时以薛史为旧史欧史为新史至金章宗泰和时始诏学官专用欧阳史于是薛史遂微元明以来传本渐就湮没),永乐分收究未彰(永乐大典虽载其文然割裂淆舛已非居正等篇第之旧)
四库蒐罗今制创,群儒排纂故编偿(因校四库全书词臣等于永乐大典各韵所引薛史甄录条系得十之八九复采册府元龟太平御览通鉴考异五代会要契丹国志壮梦琐言诸书以补其缺并参考新旧唐书东都事略宋史辽史续通鉴长编五代春秋九国志十国春秋及宋人说部文集并碑碣尚存者以资辨證卷帙悉符原书而考核更加详备)
残缣断简研磨细,合璧连珠体裁(去声)良。
遂使已湮得再显,果然绍远藉搜旁。
两存例可援刘煦(书成呈览馆臣请仿刘煦旧唐书之例列于廿三史刊布学官从之,专注事曾传马光(薛史文笔虽不及欧史谨严而叙事颇为详核其是非亦不诡于正司马光通鉴多采用之)
序以行之诗代序,惕怀殷鉴念尤长。
宣德雕漆五君子盘乾隆甲辰 清 · 弘历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一
满七除其二,在十去以五。
谓鬼韩文嘲,咏君颜诗补。
图中宛其人,多难屈指数颜延之五君咏乃指阮籍嵇康刘伶阮咸向秀又按小学绀珠载五君顾邵诸葛瑾步骘严晙张承徐铉李昉石熙载王祐李穆亦号五君
要之均为贤,姓字宁烦举。
乔松庭院间,揖让翩仙侣。
遥缅舜之臣,安得为弼辅。
进两朝圣范劄子 其四 圣范四 南宋 · 刘光祖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一四
臣尝论国家欲宰辅得其人,必自择侍从始。
左右皆正人也,就而选焉,其得之必多;
左右皆非正人也,就而选焉,其所获可知也已。
臣观太祖一日谓宰辅曰:「北门深严,当择审重者处之」。
范质以为清介谨厚无若窦仪者,太祖曰:「禁中非此人不可,卿当喻朕意,勉再赴职」。
刘温叟中丞者十二年,太祖难其代。
温叟卒于官,太祖曰:「必得纯厚如温叟者乃可命也」。
先是有张去华者,自诉久次,欲与知制诰张澹较其词文之优劣。
虽黜,而去华自是凡十六年不迁。
梁周翰颇有文辞,太祖欲用为知制诰周翰微闻之,遽上表谢,太祖复薄其人,不与也。
至于太宗擢用侍从得人最多。
窦称开封府判官,面折贾琰之谀,太宗为之不乐而罢酒。
及即位,思,召为枢密直学士,已而大用之,曰:「以卿尝面折贾琰,赏卿之直也」。
一日,用李穆、吕蒙正、李至并参知政事张齐贤签事枢密院事
等入对,太宗谓之曰:「朕为官择人,惟恐不当。
两制之臣十馀,皆文学适用,操履方洁,京府,尤号严肃,故兹奖擢,盖推公也」。
当是时也,左拾遗王化基抗疏自荐,太宗览之,谓宰相曰:「化基自结人主,诚可赏也」。
因曰「李沆、宋湜皆佳士」,即命中书化基召试,并以为知制诰焉。
尝谓左右曰:「词臣之选,古今所重」。
每命一词臣,则必咨访宰相,求才实兼美者,先召与语,观其器识,然后授之。
尝诏诸王府僚各献所为文,阅视累日,问近臣曰:「其才则见矣,其行孰优」?
或以毕士安对,曰:「正合朕心」。
遂令掌制也。
范杲数致书宰相,求入翰林学士太宗恶其躁竞,终不使居内职,出知濠州,而以毕士安为之。
政言张洎文学久次,不在士安下,太宗曰:「第德行不及耳」。
执政乃退。
后又尝欲召和㠓为之,已而曰:「㠓眸子眊眊,胸中必不正,不可以居近侍也」。
其后乃使钱若水为之。
寇准尝以直史馆,承诏极言北边利害,太宗器之,谓宰相曰:「朕欲擢用,当授何官」?
宰相请用为开封府推官太宗曰:「此官岂所以待耶」?
复请用为枢密直学士,良久曰:「且使为此官可也」。
寻大用。
吕端自以前事秦王,又事许王,皆有罪,当黜,太宗曰:「朕自知卿」。
已而亦用为枢密直学士寻复大用。
又召向敏中于广南,一日御飞白书敏中、及张咏姓名付宰相,曰:「此二人名臣也,朕将用之」。
乃并以为枢密直学士
则祖宗选用从臣,可为后法,而太宗之际盛矣,盖至于真宗仁宗时,宰辅多有拔擢之馀也。